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亚临床心脏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,意大利一项最新研究观察了血压昼夜差异及夜间血压水平(均值及最低值)与左室肥厚(LVH)的相关性,并探讨了两种血压参数对新发LVH的预测价值。研究者C. Cuspidi等人入选1682例受试者(50.2%为男性、平均年龄为50.2±13.7 岁),测量其诊室血压、24小时动态血压,并进行实验室检查。
C.Cuspidi, 意大利米兰milano-Bicocca大学
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亚临床心脏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,意大利一项最新研究观察了血压昼夜差异及夜间血压水平(均值及最低值)与左室肥厚(LVH)的相关性,并探讨了两种血压参数对新发LVH的预测价值。研究者C. Cuspidi等人入选1682例受试者(50.2%为男性、平均年龄为50.2±13.7 岁),测量其诊室血压、24小时动态血压,并进行实验室检查。于基线及随访10年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质量。结果显示,纳入平均24小时SBP、年龄、性别、体重指数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,夜间SBP最低值而非夜间SBP下降的程度与基线LV质量呈独立相关。校正一些混杂因素后,平均夜间SBP与夜间SBP最低值均是新发LVH的独立预测因素;而夜间血压降幅对新发LVH并无预测价值,表现为夜间SBP降幅每增加10%,其发生LVH的HR为0.91(95% CI 0.80-1.04, p=0.18)。平均夜间SBP每增加10 mmHg,LVH发生风险增加15%(95% CI 1.01-1.23, p<0.0001);夜间最低值每增加10mmHg,上述风险增加10%(95% CI 1.02-1.19, p=0.01)。该研究提示,夜间血压水平而非夜间血压降幅是预测LV质量正常患者发生LVH的可靠ABPM指标。该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对优化心血管预防具有重要意义。